化学中s是溶解度。溶解度,符号S,在肯定温度下,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况时所溶解的溶质的水平,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。
溶解度是什么
在肯定温度下,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况时所溶解的溶质的水平,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。物质的溶解度是物理性质。物质溶解与否,溶解能力的大小,一方面决定于物质(指的是溶剂和溶质)的本性;其次也与外面条件如温度、压强、溶剂类型等有关。
固体溶解度:固体物质的能容溶解度是指在肯定的温度下,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况时所溶解的水平,用字母s表示,其单位是“g/100g水”。在未注明的状况下,一般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。
气体溶解度:在肯定温度和压强下,气体在适量溶剂中溶解的最高量称为气体的溶解度。常用定温下1体积溶剂中所溶解的最多体积数来表示。
气体的溶解度除与气体本性、溶剂性质有关外,还与温度、压强有关,其溶解度一般伴随温度升高而降低,因为气体溶解时体积变化非常大,故其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显著增大。
不同状况状况的溶解度
1、固体溶解度
固体物质的能容溶解度是指在肯定的温度下,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况时所溶解的水平,用字母s表示,其单位是“g/100g水”。在未注明的状况下,一般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。比如:在20℃时,100g水里最多能溶36g氯化钠(这个时候溶液达到饱和状况),在20℃时,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。
2、气体溶解度
在肯定温度和压强下,气体在适量溶剂中溶解的最高量称为气体的溶解度。常用定温下1体积溶剂中所溶解的最多体积数来表示。如20℃时100mL水中能溶解1.82mL氢气,则表示为1.82mL/100mL水等。气体的溶解度除与气体本性、溶剂性质有关外,还与温度、压强有关,其溶解度一般伴随温度升高而降低,因为气体溶解时体积变化非常大,故其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显著增大。
溶解度s的公式有什么
溶解度(g)=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水平(g)/饱和溶液中溶剂的水平(g)*100%(g)w=m(溶质)/m(总)*100%。溶解度S=100g*溶质水平/溶剂水平。
大家可依据物质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作出溶解度曲线,借助溶解度曲线可找出在任何温度时,某物质的溶解度,也可借助溶解度曲线提纯、离别某些物质。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重压影响较小。因此,溶解度公式为:m(溶质)/m(溶剂)=s(溶解度/100g(溶剂)。